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1-1)J世界读书日1.2元
  • 世界读书日
  • 中国邮政定于2011年4月23日发行《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1套1枚。

  • 邮票志号: 2011-7
  • 发行日期: 2011-04-23
  • 全套面值: 1.2元
  • 齿孔度数: 13度
  • 邮票规格: 40mmx30mm
  • 整版枚数: 12枚
  • 整版规格: 170mmx160mm
  • 印刷版别: 胶版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 设计者: 郝欧
  • 责任编辑: 佟立英
  • 印刷厂: 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为了在一段时间内举办活动来唤起国际社会对全球范围某个问题的兴趣或关注,从而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联合国大会或联合国专门机构(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设立了一大批国际日。为了使这些国际日在中国的普及,邮政部门通过发行纪念邮票来进行有效地宣传。为此,中国邮政于4月23日发行2011-7《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一套一枚,面值为1.20元。邮票主图是一个地球置身于翻开的图书中,在翻动书页的右下角是三把钥匙,寓意着书籍是打开世界的钥匙。

  我国邮政部门分别在1981年5月17日、1982年10月16日 、1988年12月5日、 2003年12月1日、2005年4月22日发行J69 《世界电信日》、 J80 《世界粮食日》、J156《国际志愿人员日》、2003-24《世界防治艾滋病日》和 2005-6 《世界地球日》。

  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图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后来,俄罗斯认为,“世界图书日”还应当增加版权的概念。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另据图书馆杂志,世界读书日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的辞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