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10-1) J粟裕80分
(10-2) J徐海东80分
(10-3) J黄克诚80分
(10-4) J陈赓80分
(10-5) J谭政80分
(10-6) J萧劲光80分
(10-7) J张云逸80分
(10-9) J罗瑞卿80分
(10-9) J王树声80分
(10-10) J许光达80分
  •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
  • 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9月27日发行,一套十枚。

  • 邮票志号: 2005-20
  • 发行日期: 2005-09-27
  • 全套面值: 8.00元
  • 齿孔度数: P13.5×13
  • 邮票规格: 30mm × 40mm
  • 整版枚数: 10枚(10-1) J
  • 整版规格: 205mm × 125mm
  • 印刷版别: 胶雕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荧光喷码
  • 设计者: 马刚
  • 摄影者: 石炳立 姜柳湘(10-7、10-9、10-10),程 默(10-1、10-5、10-6、10-8),徐文惠(10-2) ,陈知建(10-4)      黄煦(10-3)
  • 雕刻者: 姜伟杰
  • 责任编辑: 秦巍
  •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背景资料

该套邮票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50周年而发行。1955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由毛泽东主席向朱德等10人授予元帅军衔,周恩来总理授予10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

  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侗族,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徐海东(1900-1970),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尤其擅长游击战。他身经百战,功勋卓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毛泽东高度赞扬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黄克诚(1902-1986),湖南永兴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家,大将军衔。1955年09月被授予大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

  陈赓(1903-1961),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谭政(1906年—1988年) ,原名谭世铭,湖南湘乡人。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萧劲光(1903-1989),湖南长沙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第四野战军副司令兼第十二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建国后产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

  张云逸(1892-1974),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张云逸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关心人民,爱护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数十年如一日奋斗不息,是模范的共产党员。”海南省文昌市有张云逸纪念馆。

  罗瑞卿(1906年—1978年),汉族,四川省南充市舞凤乡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之一。他参加过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主持过抗日大学的工作,建国后曾是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共和国的副总理,文革时期受林彪等人诬陷遭批判,1977年被平反,次年去德国治病不幸逝世。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多个地方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第九、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

  许光达(1908-1969)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第一任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大将之一。 原名许德华。湖南长沙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坦克学校校长和装甲兵学院院长,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