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4-1) T | 东汉·乙瑛碑 | 80分 |
(4-2) T | 东汉·张迁碑 | 80分 |
(4-3) T | 东汉·曹全碑 | 80分 |
(4-4) T | 东汉·石门颂 | 80分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4年12月5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特种邮票1套4枚。
2004年12月5日,为了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瑰宝,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古代书法—隶书》特种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小版张(版式二)1套1版。
隶书始于秦,盛于西汉,鼎盛于东汉后期。名源于东汉。卫桓《四体书势》载:“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与篆书相比,形状改长方为扁平,书写方便,书法技巧也丰富得多。西汉隶书之点萌如儿童用笔,后渐次进步,执笔正直,起笔、止笔、波磔等,亦能逆笔突进,或捩,或押,或浮。东汉隶书用笔的技巧,比篆书圆转的线要复杂丰富得多。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东汉盛行立碑刻石,有歌功颂德,有记载祭祀,有记述死者生前事迹,有传播经典书籍。这些有的刻在碑碣上,有的刻在崖壁上,有的刻在建筑物上。流传至今的碑刻约有一二百种,因而书法史上称为汉碑。根据隶书风格的典型性及在书法史上的影响和知名度,《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是隶书成熟时期的名作,有的书法史著称之为“汉碑四大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