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4-1) T毛泽东在西柏坡80分
(4-2) T毛泽东在北戴河80分
(4-3) T毛泽东在庐山80分
(4-4) T毛泽东在广州80分
  • 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12月6日发行《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4枚。

  • 邮票志号: 2003-25
  • 发行日期: 2003-12-06
  • 全套面值: 320分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50mm × 38mm
  • 整版枚数: 16枚版式一,8枚版式二
  • 印刷版别: 胶雕套印
  • 设计者: 马刚
  • 雕刻者: 徐永才
  • 责任编辑: 虞平
  •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毛泽东(1893—1976)同志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的一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功绩,受到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崇高尊敬和爱戴。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003年12月6日,为纪念毛泽东诞生11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4枚,同时发行小版张1套1版。

  (4-1)为“毛泽东在西柏坡”。这张照片摄于1948年。当时,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抓住战机,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54万人,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统治的军事主力。毛泽东在西柏坡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成功指挥了三大战役,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张照片正反映了他领导千军万马,进行战略决战之时的指挥若定,气安神闲。此时胸中自有百万雄兵的毛泽东,早已稳操胜券。在他的内心深处,正在酝酿的是如何将蒋家王朝彻底埋葬,建立新中国的宏图大计。因此,背景安排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恰反映了同一主题。

  (4-2)为“毛泽东在北戴河”。这张照片摄于1954年。这一年,中共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使全国人民有了一个共同奋斗建设新中国的新纲领。毛泽东又亲自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以欣慰愉快的心情来到北戴河,一边休息,一边工作。背景上《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诗,正是此时毛泽东畅游北戴河海滨后的杰作,表达了领袖和人民一道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任何风浪,排除艰难险阻,赢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胜利。

  (4-3)为“毛泽东在庐山”。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当时,中国人民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下,正在与三年自然灾害进行艰难的斗争。8月至9月间,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粮食、财贸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贯彻落实“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号召全党上下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一致,共度难关,表现了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会议结束时,他书写了李白的一首诗:“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并注明:“登庐山,望长江,书此以赠庐山党委诸同志。”这首诗与邮票背景上毛泽东于1959年所作《七律·登庐山》一词中的意境是一样的。照片上,毛泽东远看天高云淡,近观绿草如茵,均具“登高壮观天地间”的气势。

  (4-4)为“毛泽东在广州”。这张照片摄于1961年。这年第一季度,毛泽东有很长一段时间逗留在广州。先是主持起草《农村人民公新工作条例(草案)》,后又主持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此期间,他批阅了大量文件,写下了许多有分量的批示和文章,对于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发挥了巨大作用。邮票画面选择这张毛泽东在广州期间写作的照片,正是为了反映这一主题。背景以毛泽东所作《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作衬托。恰是通过对梅花的歌颂,抒发了全国人民英勇无畏,同仇敌忾,战胜困难的情怀。

  本套邮票,依据毛泽东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4张个性化照片进行素描加工的肖像为主图,再选配了主题、意境与之契合的毛泽东诗词手迹为背景,既凸显了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生动形象和人格魅力,又展示了他大气磅礴的诗词和精湛的书法艺术。独树一帜,卓而不群,实为一套成功的邮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