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6-1)T | 五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 80分 |
(6-2)T | 宋·铜鎏金地藏菩萨像 | 1.20元 |
(6-3)T |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 | 1.20元 |
(6-4)T | 明·铜鎏金无量寿佛像 | 1.20元 |
(6-5)T | 明·铜鎏金文殊菩萨像 | 1.20元 |
(6-6)T | 明·铜鎏金普贤菩萨像 | 1.20元 |
中国邮政定于2013年6月16日发行《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1套6枚,小型张1枚。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宗教文化流传已久,古代伴随着寺的兴盛而发达,佛像作为佛教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中国佛教初传期多称作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金铜佛造像不仅是宗教精神的具象和载体,也是一项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佛教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倍受收藏界高度关注,在中国及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金铜佛造像是指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可移动的佛教造像,间或亦指镀金锤鍱像。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诸天等形象。在中国大体上是伴随着佛寺的兴盛而发达的,多供养在宫中或佛寺,流行的盛期大致在南北朝至唐代。它在印度起源较早。在中国佛教初传期多称金人,其后亦称金泥铜像。
现存的中国金铜佛造像,包括传世品和出土文物两大类,其中有些还作为中国早期佛像遗品的代表而闻名。部分精品早年已被盗往国外。南朝金铜佛造像现存两件,为宋文帝元嘉年间造像,可为其早期代表。一件是元嘉十四年(437)韩谦造坐佛像,通肩衣、禅定印,举身舟形背光等,仍固守较早的传统手法。光背饰火焰纹,四足方座上加一层束腰须弥座,衣纹规范化以及较北方金铜佛像为优雅的面容,是此像的特点。另一件为元嘉二十八年(451)刘园造坐佛像,形式同前,唯坐佛左右及头光上各有一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