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序 | 图名 | 面值 |
(8-1)T | 龟鱼纹方盘 | 60分 |
(8-2)T | 秦公簋 | 60分 |
(8-3)T | 中山王铁足鼎 | 80分 |
(8-4)T | 曾侯乙匜 | 80分 |
(8-5)T | 神兽尊 | 80分 |
(8-6)T | 凤纹尊 | 80分 |
(8-7)T | 莲鹤方壶 | 1元 |
(8-8)T | 龙兽提梁盉 | 2元 |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12月13日发行《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1套8枚。
青铜,是指铜与锡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大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
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到公元前256年被秦所灭为止,历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这时的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又一个高潮期。
东周青铜器,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风格纤巧、清晰,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以构思独特、铸造精美著称。春秋后期青铜器的器形设计与使用相结合,造型富于多样化,更加精巧新奇。在铸法上多以“失蜡法”为主,再搭配各种焊接和镶嵌装饰,表现出玲珑精巧、装饰华丽的青铜艺术。“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铜错金银器,造型之独特,结构之精巧,图纹之精美,充分显示了高度发达的手工工艺。形制由神秘趋向现实,纹饰由粗犷趋向精细,不少铭文趋向艺术化,使青铜器进入了一个从器物、纹饰到铭文的全面装饰化的新阶段。其艺术魅力表现在:构思巧妙的形态、富丽精致的纹饰、风格多样的铭文书体。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后代青铜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3年12月13日,为了展示中国古代铜器艺术的辉煌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全套8枚,同时发行以“中山王铁足鼎”为主图的小版张1套1版。
(8-1)为“龟鱼纹方盘”。春秋晚期器物。为古代盛水器。通高22.5厘米,长73.2厘米,宽45.2厘米,重23.5公斤。盘作长方体,口沿外翻,浅腹,平低,四兽首衔环,底部铸有四兽形足。口沿饰蟠龙纹,内底饰龟鱼戏水图案,内壁饰曲带纹,外壁饰云纹及浮雕怪兽。此盘所饰各种形象,神奇怪异,富有神话色彩。形体巨大,铸造精湛,以其瑰丽雄奇的纹饰与造型见称,其工细瑰丽的盘体龟鱼纹与蓄势待发的四立体兽形足相得益彰,是战国青铜盘中罕见的佳作。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8-2)为“秦公簋”。为春秋中期(秦景公时)器物,在秦汉时曾被当作容器使用。通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器表饰以瓦沟纹,盖口和器口各饰一周勾连蟠虺纹,圈足饰波带纹,两耳上有兽首。器内共有铭文123字,记述秦国的祖先在华夏建都已经12代,威名大震,秦景公继承前辈的事业,要永保四方的土地。簋和鼎一样,曾作为标志贵族等级的器物。秦公簋1919年出土于甘肃天水西南乡。现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8-3)为“中山王铁足鼎”。为战国中期器物。通高51.5厘米,宽65.8厘米,口径42厘米,重60公斤,鼎为铜身铁足,圆腹圆低,附耳,兽蹄足,复钵形盖,顶有三环钮。盖钮至足部刻有长达469字的铭文,记述了中山国讨伐燕国,开辟疆土的事件。这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刻铭最长的一件战国器物,弥足珍贵。鼎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礼器。中山王铁足鼎于1976年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中山王墓出土。现收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8-4)为“曾侯乙匜”。战国早期器物。为古代贵族洗漱用盛水器。高13.4厘米,长19厘米,宽18.8厘米。此器呈椭圆形,直口,方唇,腹微鼓,平底,假圈足。前有带盖流,后有龙形匝手。匝上铸出龙首、龙尾之状,内底亦铸铭文7字。颈腹有镶嵌的云纹和龙凤勾连纹样。于1978年在湖北隋洲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8-5)为“神兽尊”。战国早期器物。为古代盛酒器。外形似古代早期传说中的麒麟。高53.7厘米,长42厘米,重21.5公斤。兽首耳,角直立,张颌露齿,双目圆睁,鼻梁与鼻孔用卷云纹、涡纹勾出。兽体粗壮,腹空,背部开椭圆形孔,有盖。盖面饰浮雕盘蛇,兽颈,腹部饰变形蟠龙纹,器后置一条直立曲尾攀附的龙形匝。器皿足短矮,内侧空槽。器身上的纹饰精美华丽,有传自中原的夔纹、蝉纹、云雷纹和窃曲纹,也有岭南地区先民独创的蛇纹和寿眉纹,是中原文化和百越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见证物。于1991年7月在广州西贺县沙田龙中山岩洞墓出土,现收藏于广西贺州市博物馆。
(8-6)为“凤纹尊”。春秋器物。为古代盛酒器。高34厘米,口径41.4厘米,腹围107厘米。器侈口、倾垂腹、圈足,通体饰纹华丽。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鸟组成的瓣形饰,鸟长尾上卷呈∽形,作鸣叫起舞状;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侧分尾上下卷曲作C形,鸟爪等均用曲线勾出。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其形式圆首、凸睛、四足有长爪,前足前扑,后足屈伸,一为长形体躯,一为圆形体躯,似为雌雄相异。于1976年在江苏丹阳司徒窖藏出土。现收藏于江苏镇江博物馆。
(8-7)为“莲鹤方壶”。春秋中期器物。为巨大的青铜盛酒器。高118厘米,宽54厘米,重64公斤,大体呈方形。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莲瓣中央立一仙鹤,展翅欲飞;壶颈两侧用附壁缕空的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物外表刻满了蜿蜒的蟠螭纹,颈部及腹部四隅皆是以兽形扉棱,四角各饰一条经翼寻缘的虺龙;器身饰相缠绕的蟠龙;底座为两张口吐舌的巨虬,支托着沉重的器。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于1923年在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共有一对,现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
(8-8)为“龙兽提梁盉”。战国早期器物。为古代贵族用盛酒器,高29厘米。短颈,广肩,扁圆腹,上有提梁,下有三蹄足。周身饰凸弦纹四道,上下各饰交错三角式几何变形纹一周,中段饰细密的菱格式几何变形纹一周。盉流为屈体龙形,龙角向后蟠曲,龙首歧出四条身饰鳞纹的龙。在盉腹另一侧扁宽透剔的棱脊,是盉流龙形的尾鳍。盉盖为覆盘式,顶面饰菱形几何纹。盖缘一周面向盖钮塑八只走兽,排列略呈十字形;内周有四条伏地昂首噬人蛇。盖钮为一头粗壮的兽,背上有环,环内贯以索结状链与提梁相连,兽身上歧出六条噬人蛇。龙形提梁截面呈八角形,前端作龙首,身饰交错三角式雷纹,背部有透剔的棱脊两段,腹后部有一钮,用以系盖链。三蹄足均饰浮雕交龙,棱上有一立虎。该器制作精良,造型华丽,显示了一种图腾崇拜的信仰,是春秋青铜器中的佼佼者。于1982年在浙江绍兴坡塘出土,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小版张8枚邮票按(3×3,右上角1枚位置为边饰)排列于画面居中偏上;右上角边饰为“东周青铜器”和8件青铜器名称的文字及纹饰;左、下、右的边饰分别为莲鹤方壶、神兽尊、秦公簋、龟鱼纹方盘、曾侯乙匜、龙兽提梁盉和凤纹尊图形;邮票左下角为“北京邮票厂”厂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