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5 洛神赋图
基本属性
图序图名面值
(10-1)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2)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3)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4)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5)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6)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7)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8)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9)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10-10)T洛神赋图(局部)80分
  • 2005-25 洛神赋图
  • 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9月28日发行,一套十枚。

  • 邮票志号: 2005-25
  • 发行日期: 2005-09-28
  • 全套面值: 8元
  • 齿孔度数: P12
  • 邮票规格: 50×30毫米(第一图、第二图、第八图和第十图) 60×30毫米(第三图、第五图、第六图和第七图) 40×30毫米(第四图、第九图)
  • 整版枚数: 10枚
  • 整版规格: 276×110毫米
  • 印刷版别: 胶雕
  •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荧光喷码
  • 原作品作者: 东晋·顾恺之
  • 设计者: 王虎鸣
  • 责任编辑: 赵蕾
  •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背景资料

  《洛神赋图》是以曹魏大诗人曹植的著名诗篇《洛神赋》为题材创作的巨幅绢本着色画卷。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顾恺之就以此赋为题材,画成《洛神赋图》。

  曹植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曹植和他的哥哥曹丕跟着曹操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甄氏女子,曹植喜爱甄氏,曹操却把甄氏许配给曹丕。一次曹植到京城朝见,得知甄氏已抑郁而死,心里非常难过。当他在归途中经过洛水时,更激起了他对甄氏的怀恋之情。追想宋玉所讲的神女故事,作了叙事赋一篇,名《感甄赋》,以后被魏明帝改名为《洛神赋》。赋中抒发曹植在爱情生活中的感伤情绪。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极为有名的一篇韵文。

  《洛神赋图》描绘的是曹植和仆从们在归途中经过长途跋涉,人困马乏,人在舒展身腰,马在地上打滚。黄昏时节,停歇在洛水边上。曹植在恍惚中看到了美丽的洛神。他和洛神互赠礼物,共登云车,畅叙衷情和遗恨。待洛神离去,只剩懊恼思慕的曹植,坐着一叶轻舟,面对两支残烛,通宵不眠,浮在洛水上不肯离去。回到岸上,曹植带着沮丧的表情和无穷的依恋乘上四马盖车,怅惘地返回自己的封地。

  《洛神赋图》是一幅题材非常吸引人的作品,这幅图不只是表现了曹植《洛神赋》这一文学佳作,而重要的是顾恺之用绘画展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那种真挚的情感。画中顾恺之巧妙地把诗人的幻想在造型艺术上加以形象化。例如;洛神曾多次出现在水面上,手持麈尾,衣带飘飘,动态委婉从容。她似来又去,含情脉脉,表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惆怅的情境。曹植头戴梁冠,身穿宽衣大袖,在打着华盖的随从者的簇拥下,有着贵族诗人的优雅风度。画中用来衬托洛神的景物也被形象化了,如画面上有高飞的鸿雁和腾空的游龙;又有云中的明月,初升的朝霞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传说的风神在收风,水神使洛水平静和女蜗在歌唱。这都借以描绘神灵都同情曹植和甄氏的爱情遭遇。不仅增强了人物之间的联系,而且更添加了神话梦幻的色彩。

  《洛神赋图》这卷宋摹本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顾恺之艺术的若干特点,千载之下,亦可遥窥其笔墨神情。全卷分为四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着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第一段描绘曹植与洛神于洛滨相会,第二段描写洛神与曹植若即若离的情状,第三段刻画他们在云车、轻舟上互赠礼物、畅诉衷情,第四段描写曹植满怀依恋地重登归途。在这四幅场景之间,画家又点缀了鸿雁游龙、彩霞鲜荷以及冯夷、屏翳等神话人物,使整幅画卷一气贯通,构成一长幅完整的画面。画面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体现了早期山水画的特点。此图卷无论从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形、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的形式来看,都不愧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之一。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