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全面扩大内需,2025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线上消费占比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智慧场景建设,打造“支付+金融”生态,是破解传统金融获客难、黏性低问题的关键。近年来,湖南省邮政分公司党委始终坚持落实集团公司生态金融转型战略,秉持“场景获客、活客”的理念,以智慧场景建设作为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创新着力点,通过“金融+场景”的方式,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金融服务,不断拓宽“获客、聚客”渠道,并将邮政金融服务无缝嵌入生活、生产场景。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湖南省分公司已累计建设智慧场景39136户,其中已回本项目22455户,场景建设规模和项目回本率均居全国邮政前列。
锚定目标 打造广泛智慧场景
当下,数字化转型浪潮席卷各行各业,银行业智慧场景建设已从“可选题”变为“必答题”。湖南省邮政分公司深刻认识到,唯有跳出传统金融服务的局限,将金融产品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才能实现从“被动获客”到“主动经营”的转变。为此,湖南省分公司党委将智慧场景建设列为年度十大重点项目之一,由党委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分工负责、重点督导、定期研究、抓好落实。湖南省分公司提出要将智慧场景“打造成片”、确保全年新增智慧场景2万个的目标。同时,要求各市(州)分公司从旅游景点、校园、停车场、菜市场等生活场景入手,充分运用“客户清单靶向法”和“数字网格靶向法”,由单位领导带队重点聚焦单位客户清单,集中攻坚中大型场景;网点人员做好数字网格摸排走访,确保小场景精准广覆盖。
“以前买肉总担心不够秤,现在扫一下这个AI公平秤的二维码,不仅能看到重量,连肉的产地、检测报告都一目了然,让人太放心了!”在衡阳市易赖街AI智慧农贸市场,市民张阿姨拿着刚买的排骨,对着智能设备熟练操作着。这座建于2002年的农贸市场,如今已成为衡阳市智慧民生建设的标杆——650余个摊位全部接入邮政智慧农贸管理系统,22台AI电子公平秤实现全覆盖,123户商户中有116户使用邮政收单码牌。
易赖街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之后,除了安装在菜市场内醒目位置的显示屏可以直接看到菜品价格、质量检测结果等信息,最大的变化是摊位上配备了智慧公平秤。衡阳市石鼓区邮政分公司在该市场推广使用的智能公平秤既简单又便捷,付款机直接连接电子秤,摊主将商品称好后,机器直接显示付款金额和二维码,实现了统一的信息化交易结算,整个买售过程更省事、更便利。“我们与邮政的合作已经有3个半月了,这种AI智慧应用让老百姓非常放心,效果很好,满意度也非常高,这更增添了我们对智能秤实现全面覆盖的信心。”易赖街农贸市场负责人胡啸宇这样表示。
易赖街农贸市场的蝶变,始于石鼓区分公司的精准走访。“我们通过对传统农贸市场的走访发现,这些传统农贸市场普遍存在溯源难、管理粗放等问题,于是,我们实行‘科技赋能+金融嵌入’双轮驱动,出台‘智慧市场+金融生态’的解决方案。”石鼓区分公司AI智慧菜市场项目成员肖阳说。项目启动初期,该分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联动衡阳市分公司金融业务部、湘邮科技和服务商等组建攻坚团队,主动对接衡阳市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市场运营方,从食品安全溯源、经营效率提升、消费者权益保障三个维度制定方案,最终以邮政投入智慧系统与设备的方式,促成深度合作。在运营服务中,衡阳市分公司运用“数字网格靶向法”,以易赖街市场为中心划定5公里服务圈,制定“每日两次走访、每日新增3户商户”的攻坚计划,将市场内干货、熟食、水产等8大品类商户通过分户管户至专属团队,实行“谁开发谁维护”的台账式管理。同时推出“四季暖心计划”,夏季为商户送冰镇凉茶、冬季送驱寒姜茶,全年提供零钞兑换、资金结算咨询等服务,对高频交易商户开通“绿色通道”,15分钟内解决问题。
“湘邮惠”平台的权益叠加,更让智慧农贸市场“活”了起来。通过平台发放金额不等的消费券,推动商户开展“绑卡消费满减”活动,单场活动即引流消费1110笔,带动交易额4.2万元;定期开展“逛智慧菜场”直播,主播带观众体验智能溯源、优惠购物,单场直播吸引超10万人次观看。线上线下联动不仅让市场人气倍增,更实现了金融业务的高效转化。截至今年8月,该项目新增C端客户3580户,营销商户资产1971万元,商户及代发客户全部叠加绑卡、手机银行等业务。
明确机制 激发基层创新活力
湖南省分公司首先从平台与资源整合入手,加快线上网络生态建设,以确保智慧场景建设取得突破。一方面,针对B端商户经营痛点,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依托省内“湘邮惠”线上营销平台,结合不同行业C端客户消费习惯精准策划活动。比如,将“移动代办点”入驻到“湘邮惠”平台成为核券商户,借助“逢8”会员日、“提升有礼”等权益,吸引移动客户办理邮政理财,实现B、C端双向引流,构建“商户—平台—客户”的良性互动生态。同时,湖南省分公司主动“破圈”,联合第三方支付公司、SaaS服务商等,打造具有邮政特色的金融生态圈,形成多方共赢格局。
在场景建设模式上,湖南省分公司创新采用“省部统筹+市(州)特色化发展”的双轮驱动策略。省级邮政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示范场景模板,为市(州)邮政提供可复制经验;市(州)邮政则结合当地需求差异化推进。这种“全省一盘棋+地方差异化”的模式,既保证了战略统一性,又能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让智慧场景接地气、见实效。
2024年,湖南省分公司紧紧把握“国补”政策机遇,由省分公司领导带队,多次与省商务厅进行沟通对接。得知娄底市商务局拟调整补贴活动支付机构后,娄底市邮政分公司第一时间走访娄底市商务局,系统阐述邮政在渠道覆盖、专业支撑、服务定制等方面的优势,最终成功中标,成为娄底唯一的支付机构,并确定了在娄底试点“政府主导+企业让利+邮政赋能”的运营模式,由邮政深度参与“乐享娄底”夏季促消费活动,构建起“政策直达、金融赋能、渠道下沉”的服务闭环。
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补贴申领流程烦琐、农村覆盖薄弱、商户资金周转难三大痛点,娄底市分公司联合邮储银行娄底市分行推出综合解决方案:通过“客户清单靶向法”精准筛选补贴客群,通过“数字网格靶向法”实现69个网点全域覆盖,让农村居民也能便捷享受补贴;同步配套“融资E”贷款服务,缓解商户经营压力。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娄底市分公司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联合市商务局开展“扫街式”走访,将补贴商户分户管户至三个团队,对照清单逐一对接;组织10场专项培训会,同步开通收单、对公账户等金融服务;在商超站点举办“以旧换新+金融赋能”产说会,实现业务“一站式”办理。
“没想到邮政不仅能帮我快速拿到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还提供了20万元的‘融资E’贷款,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娄底市家电经销商刘先生感慨道。邮银协同的优势在赋能民生发展中充分彰显——双方共同制定专项服务方案,优化补贴代发流程,确保资金直达消费者账户,彻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截至今年8月底,娄底市分公司以旧换新“国补”项目累计实现资金代发5批次,总金额达1.96亿元,惠及消费者超3万人次;发展收单合作商户119户,“融资E”业务协同推荐客户15户,支用金额297万元;带动资金沉淀日均超600万元,理财及保险销售破200万元。
强化管控 推动项目持续发展
智慧场景规模的快速增长,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场景质量效果参差不齐,市(州)邮政间发展不均衡……如何确保每个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湖南省分公司重点思考的问题。
为此,湖南省分公司积极运用代理金融平台智慧场景分析模块,聚焦场景资产提质等关键指标,动态监测场景运营质效。每日通报各市(州)分公司场景资产提质情况,每周对落后单位开展专项督导,每月运用效益评价分析报表精准识别投入产出异常项目及潜在风险。同时,要求各单位针对场景活跃度不高、客户转化低效等问题一对一进行分析说明,逐个排查项目资质、交易真实性等潜在风险点,形成“异常识别—原因剖析—措施落地—效果跟踪”的闭环管理,为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提供有效支持,保障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3月,衡阳市分公司聚焦餐饮行业痛点,成功开发了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岭南小生”落地智慧餐饮场景。项目在开发初期共覆盖28家连锁店,但沉淀资产仅290万元。项目管理员通过系统数据发现该项目收益存在明显的业务开发空间。湖南省分公司及时向衡阳市分公司发出提醒,建议加大业务开发力度。项目上线后,衡阳市分公司建立了全周期跟踪维护机制,以“系统赋能+日常管控”为核心抓手,将数字化工具与常态化运营深度结合,通过动态优化运营策略、及时响应商户需求,为“岭南小生”构建起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经营支撑体系。截至8月底,“岭南小生”在湖南的29家连锁店,已全部办理了邮政收款码,每月交易流水达310余万元。同时,衡阳市分公司联动长沙、永州、株洲、怀化等市分公司开办代发工资户238户,绑卡231张,发展手机银行客户215户、短信客户87户,开办养老金账户76户。商户资产规模达到1.51亿元,较项目落地后首个运营月提升了1.22亿元。
邮政参与“乐享娄底”夏季促消费活动。
衡阳市易赖街AI智慧农贸市场开业当天即火爆。
居民在易赖街AI智慧农贸市场用手机支付。□李无我 郭育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