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年年乞与人间巧 今宵相逢在鹊桥
作者:2020-08-25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魁星节等。

  七夕节最早源于星宿崇拜。古人面对神秘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凭借高超的想象力创造出大量的神话传说故事。“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在黑夜的星空里,牛郎星和织女星就是祖先对于生活在头顶之上,浩瀚无垠的星空的遐想。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的祖先联星为图,象形会意,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牛郎织女”的记载,汉代《古诗十九首》已有歌咏,后经世世相传、代代添加,便形成了丰满的民间故事。相传天上的织女下凡洗澡,牛郎藏匿其衣而结缘,二人婚配并生下一对儿女。王母娘娘将织女捉回,并用发簪在两人之间划出一道天河,牛郎携儿女追赶,被河所阻。此后,两人只能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

  其实,牛郎和织女这两个形象是传统汉民族男耕女织社会形式的突出代表。

  聪明伶俐的织女,因其心灵手巧,掌管天庭丝织,成为女孩们祈拜的对象。七夕晚上,女孩们遥看牵牛织女星,摆上时令瓜果,对着星空,向织女祭拜,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实际上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乞巧活动才是七夕节的重头戏。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在以前人们的生活中,七夕节更广为人知的一个名字,便是“乞巧节”。而在传统农耕文明中,丝织收益的高下常被作为评判女子的重要标准,所以七夕节的参加者多以未婚嫁的少女为主,故又称作“女儿节”。

  乞巧活动多样。穿针乞巧,始于汉代,这是兴起最早、最流行的乞巧活动。七夕之夜,年轻的姑娘们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谁穿上了便能获巧,活动场面热闹非凡;稍晚于穿针乞巧的喜蛛应巧,是等待蜘蛛在摆放好的瓜果上结网,若结上网则为应巧;再比如投针应巧,又叫“丢针儿”、“浮巧针”,是明清两代盛行的七夕节俗。人们只要把针投在碗中的水里,观看针在水中的日影即可判断是否应巧。《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除去乞巧的活动和吃食,民间还有供奉磨喝乐、拜魁星等风俗习惯。

  “磨喝乐”是梵语“magoraga”的音译,原为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他最初是蛇首人身,传入中国后演化为天真的儿童造型。其多穿着荷叶做的衣服、赤裸半臂、手持荷叶。后人借其形象制作泥偶,用于七夕供奉,以求佳人团聚,欢乐幸福。

  在我国闽东地区有拜魁星的习俗。魁星不是降妖除魔的钟馗,而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主文运、文章的奎星。“奎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二十八星宿之一,位于北斗七星的第一颗,乃“魁首”之意。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因而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保佑考运亨通。

  时至今日,乞巧活动随着农耕社会的瓦解而逐渐减少,丝织不再占据女人们大量的工作时间,但是乞巧的文化传统以及“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却永远流淌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对七夕节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海报、图片编辑:王国政

撰稿:隗琳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