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手记:邮政,亚克西!
 2025-09-22 

2015年本报“边疆邮路行”新疆伊犁专题报道。

  十年光阴,如白驹过隙,但回首往昔,仿佛一切还在昨日。十年前的初夏,生机盎然,“边疆邮路行”采访组走进伊犁,“邮缘”自此萦绕记者心头。十年后,已是初秋,丰收在望,当采访组重新出发,记者最关切的问题是:伊犁,变了吗?

  一路走,一路看。在伊犁,无论是维吾尔族小哥、锡伯族阿妈,还是哈萨克族夫妇……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和城里人、内地人的生活没什么不同。”“我经常网购,现在速度快多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句句简单而朴实的话语,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幸福。

  一路听,一路聊。在伊犁,大米、葡萄、玉米……曾经“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如今借助邮政渠道走出天山,走上了全国百姓的餐桌。“感谢邮政人的帮助”“感谢邮政人解了我燃眉之急”……

  一路买,一路品。在伊犁,国外的红酒、巧克力、奶粉……“买全球、卖全球”成为现实,历史上古丝绸之路的北道要冲,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邮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伊犁,变了!风景越来越美,人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历经七十载风雨,伊犁新潮奔涌、活力升腾,融入其中的中国邮政,从传邮送信的“绿衣信使”到“美好生活的连接者”,助力各族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在服务创新中永远坚守“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邮政亚克西”“邮政很鲜”“邮政贾克斯”……大家用不同民族的语言为邮政点赞,虽一时听不懂,但记者心里还是美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