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合肥邮区中心的蜀山场地,80辆白色的小车正沿着分拣平台往来穿梭。它们头顶一个小托盘,凭借着一流的“驾驶技术”,或排队候件,或转弯避让,或遇车急刹,或翻盘卸车,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分拣平台井然有序。这些颜值极高的小车就是合肥邮区中心的“新员工”。生产现场的作业人员亲切地称呼这些朝夕相处的伙伴为“邮小白”。
2024年“双11”期间,“邮小白”智能分拣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占地300平方米,依托双层桌面平台、80台智能分拣机器人和130个集包格口,分拣效率可达5400件/小时,有效增强了蜀山场地轻薄件和小件邮件的处理能力。
“‘邮小白’的运行速度可达2米/秒,与3D分拣机协同作业,分拣准确率高达99.99%,且具备超强待机能力,充电15分钟即可运行4小时,是我们内部分拣的得力帮手和优秀同事。”合肥邮区中心蜀山场地生产主管邵叶宏夸赞道。
相比于这些“新员工”,合肥邮区中心瑶海出口场地的300台“小黄人”可是实打实的“老员工”了。自2017年正式上岗,今年已经是它们在邮政工作的第九个年头了。
“小黄人”智能分拣系统由10个供件台和135个集包格口构成,主要分拣5千克以下的邮件,2022年完成改造升级后,分拣效率可达到1.2万件/小时,单日邮件处理量约10万件。“小黄人”所处的平面魔毯相当于一张地图,指令发出后,“小黄人”们就会按照识别的面单信息和芯片定位寻找各自的目标,以最优路线将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完成分拣工作。若是感觉“累了”,它们还会自己跑到充电区“休息”,补充能量。
“‘小黄人’智能分拣系统应用以来,承担着瑶海出口场地50%的小件处理工作,节约用工60%以上,在每年的旺季生产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合肥邮区中心瑶海场地作业人员林敏捷说。
最近在合肥邮区中心蜀山场地,我们还时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辆无人牵引车播放着欢快的音乐,拉着沉重的笼车在生产现场不知疲倦地往来穿梭。到达指定位置后,它会与所拉的笼车自动脱钩,然后自动挂上另一辆笼车开启下一步工作。这是蜀山场地自2024年11月开始试点运行的无人盘驳作业场景。
“我们根据生产作业流程,针对异形件和轻薄件两种类型邮件,为无人牵引车设计了两条运行线路。管理人员只需通过手机下达指令,牵引车即会按照事先设定的动作和路线开始运行,大大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合肥邮区中心进口车间负责人陈浩介绍道。
无人牵引车的试点是合肥邮区中心打造无人化场景的积极探索,用以弥补场内断点。该车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的多模态融合定位、融合感知和规划,实现L4级无人驾驶,并且利用5G通信实现封闭现场内的自主导航、自主避障和故障自检等功能。每台无人牵引车日均拉运邮件1.3万件,可减少相当于2名驾驶员的用工成本。基于场内无人牵引车的试点效果,合肥邮区中心还快速拓展应用场景,引入外部企业,设计场院无人甩挂盘驳牵引车,助力实现场院盘驳无人化,打造无人化场景应用和推广的样板,以“质”取胜,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